|
在线客服
|
您现在的位置 > 在线资讯
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大多是幼时没被看见 |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11-10 9:57:33 阅读:2219次 |
孩子的自杀事件频发,总是看到网友对孩子的批评,说他脆弱、矫情,甚至有人说,就是从小骂得少才会这样,要更严厉一些等等,我真的非常愤怒。 不仅没有人情关怀,更严重的是,这样的认知和舆论,不知又会给多少孩子带来伤害。 所以在今天,我必须聊一聊“批评”这件事。 这个很日常的词,有着被低估的恐怖感。 甚至,会让人想死。 只要在搜索框输入“被批评+自杀”,总能出来相关的新闻: 2022年9月26日 广州某医院医学研究生受到了自己的老师,以及护士长、值班护士,将近一个小时的指责,于是选择从门诊的15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21年4月16日,西安12岁女生因被老师怀疑偷钱而跳楼身亡。 2020年9月17日,武汉一名初三学生,被老师叫了妈妈。妈妈在当众愤怒地推搡并扇了儿子几个耳光,该名学生从高楼上一跃而下。 2019年3月9日,郑州一初中生被班主任批评后,在家跳楼自杀; 2018年3月28日,湖南桃仙某中学生,被英语老师批评听写不佳后,从14楼跳下身亡; 2017年10月6日,焦作一名高一学生因早恋被家人批评,留下遗书离家出走....... 看完这些新闻后,有个朋友说: 我很能理解他们的极端行为。小时候我爸每次批评我时,整个场面极其压抑,让人想逃,甚至不惜想要消失。 因为,那些最常见的批评,从来不是心平气和、就事论事的讨论,而是直戳心底的人身攻击。 似乎只要犯错,或是做了不如人意的事情,就会在人格的方方面面。 例如性格、做事风格、能力、智力或情商上,被巨大地贬低和否定: 你就是笨,脑子不灵光;为什么你总是那么粗心,老是添堵;一点忙都不帮,你就是个懒蛀虫;你又考不好,什么都不会,养你有什么用...... 句句扎心,让人觉得自己不配活着。 很多人对“批评”有着一种深层的恐惧,不仅仅是因为对方说的话。 更是因为对方站在评价的制高点,用愤怒、烦躁、鄙视、厌弃的情绪和眼神,用批判的语气一句句地数落,质疑着你的人格,四下氛围一片肃冷和压迫,似乎只有消失,才能躲过。 甚至很多人有了应激反应—— 即使听到一两句平静的指正,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 这种人身攻击式的批评,实在太恐怖了。 2 我们究竟有多害怕批评? 我和几个同事一起聊了这个话题。 才发现,为了逃离批评、防止被骂,大家都做过一些荒唐事。 A同事每次回老家都要早起,很怕一晚起就会被说:懒、没用、自私。 有一次,她一不小心睡过头,醒来一看时间,非常慌张: 死了死了八点了,怎么办?又要被说了懒了! 当时外面有人在吃早餐,她怕一出去被逮了个正着,劈头盖脸一顿骂。 于是只能躲在被窝里犹豫,听着外面的讲话声、脚步声,想找个好时机出去,避免遇到家人。 但拖得越久,被骂的风险就越大,她很紧张。 最后,终于等到大家吃完早餐,脚步声渐渐淡去,她急忙轻手轻脚地出去,刷了牙,不敢吃早餐,赶紧开始洗起昨天的脏衣服。 直到双手接触到衣服的那一刻,她才真正地松了口气:今天不用被说了。 B同事也是这样。 在上高中的时候丢了午餐钱。 在发现丢钱的那一瞬间,她想到的不是明天的午餐。而是,万一爸爸知道了,又会骂她丢三落四,怎么办。 于是,她决定闭口不提。 默默向同学借了钱,中午只吃面包,下午很早就饿肚子,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 因为比起挨饿,被骂要痛苦多了。 C同事则是在考试写答案时,把A卷的答案写在B卷答题纸上。 为了怕被老师批评,她不敢举手,而是把所有的答案都用涂改液涂了一遍,整张试卷几乎涂了一遍,再写上新的答案。 当然,最后她还是挨了一顿骂:你太粗心了,万一高考这样怎么办? 那一刻她的内心,难受到了极点。 在很多人看来,被批评如此恐怖,以至于,要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去逃脱。 这三个同事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批评如此敏感和恐惧呢?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 指责(批评)是一个“找魔鬼”的游戏。 轻易强烈的指责,其实就是在否定对方的本来状态,在杀死对方的这个状态。 在我的理解中,这种“杀死”,就是一种彻底的否定。 那一刻,一个行为上的问题,甚至只是一个不符合对方想象的举动,就被定义成一个严重的人格问题。 我们的性格、智商、人品等人格的核心价值,都被贬低了。 我们好像真的成了一个面目可憎的魔鬼,导致了这一切错误的发生。 这也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羞耻感,恨不得消失。 并且绝大部分的批评者,都是权威。 例如,父母、老师、上司、或者同学中、社交媒体里的意见领袖。 我们很容易认同他们。 即使不认同,也没有力量去反驳。 于是,在如此强烈的攻势下,我们的核心自我很容易破碎和脆弱。 那一刻,我们似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糟糕透了,是个很坏的人,不配被爱。甚至嫌弃自己,感到强烈的羞耻。 难道,这不痛苦,不恐怖吗? 3 当然,一个批评能如此恐怖,需要2个前提。 首先,它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而是人格攻击。 其次,被批评的对象,内心早已脆弱不堪,对一切指责都非常敏感。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太脆弱,是因为被宠坏了。 但事实刚好相反。 武志红老师曾在书里写过: 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大多是幼时没被看见。 当一个人的感受没有被看见和尊重,需要顺着父母、社会才能获得爱和认同,否则就会被批评和忽视时,人的核心自我就会很不稳定。 因为,我们天生追求爱和认同。 为了得到它们,我们只能长期战战兢兢地顺从,自我还没生长起来,就被各种声音撕成一个个碎片,无法凝结。 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我们勉强把它们拼在一起,维持正常的生活。 但只要一个外在的攻击,它们就会崩掉,散落一地。 无法自信,无法反击。 《人间失格》的作者太宰治曾说:别人寥寥数语的责备,对我如晴天霹雳。 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挨骂不会让人坚强。 批评和忽视,才最让人破碎不堪。 为了避免这种破碎的恐惧感,我们用了各种方式,来逃离批评。 被批评的原因一般有2个: 做错事被发现,或者做了对方不喜欢的事。 为了避免这2个状况的发生,我们各出其招。 首先,时刻警惕不要犯错。 这并不容易。 意味着,我们需要时刻按照各种标准来要求自己,压抑自己,不敢松懈下来。 就像一个刻板而紧张的人。 不敢试错,不敢和真实的世界碰撞,更不敢释放真正的自我,去索取,去满足自己。 就像文章开头的朋友。 他发现,在成年后,自己已经很少受到批评,因为他大部分时候做得很对,活得很标准,但也很少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少去尝试新的方式。 因为他对批评的恐惧还在:万一我错了,我不被看好了,怎么办? 在这样不犯错的框架中活着,很容易疲惫,没有活力,也没有成长。 其次,不小心犯错,绝对不能被发现。 不被发现,意味着要撒谎。 就像开头的三个朋友一样,各出其招。 这虽躲过一劫,但并不健康。 不仅会担心谎言被揭穿而带来的更大惩罚,还会在撒谎的习惯里,感觉自己在做坏事,是一个不好的人,是个撒谎精,这又是一个否定和贬低。 最后,不做对方不喜欢的事情。 这更难。 意味着察言观色、自我压抑去讨好; 也意味着: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对方想要的人。 要获得对方的肯定评价,才有安全感。 在从小被忽视和批评的环境中,自我已经破碎不堪。长大后,为了不被攻击,依旧要继续顺从和讨好。 活得战战兢兢,太累了。 4 那怎么办才好? 如果你是一名父母,看到这里,也许会感叹道:难道不能打不能骂,现在连批评都不行吗? 不是的。 温尼科特曾说过,一个好的养育者,需要给孩子一个相对抱持的环境。 所谓的抱持,就是给他一个不限定、不批判的精神上的宽松环境。 孩子做不好,或者做了让我们无法理解,甚至不那么喜欢的事情。 去问原因,有必要建议他们调整行为,而不要落实到人格层面的批判。 这样就够了。 而如果你是一个成人,在面对批评时,总有一种强烈的被恐惧吞没的感觉。 那么,你可能需要一个疗愈。 首先,冷静下来,感受你的恐惧。 那也许是被人身攻击的预感,也许是对自我破碎的恐慌。 但请记得,即使真的做了错事,不代表你是一个很坏的人。 其次,你只需要为你这个具体的行为负责。 如果真的伤害到别人,就这个具体的行为真诚地道歉,并做合理的弥补。 修正具体的行为,但在人格上,我们可以不卑不亢。 我看过一个朋友曾在游戏里和队友开玩笑。但队友误解成在骂他,马上劈头盖脸一顿骂。 这时朋友马上意识到,立即真诚地说了句:不好意思,我说错话了。 其实,不用自我攻击,紧张兮兮,也可以很快化解危机。 这是个值得锻炼的习惯。 最后,允许自己犯点错,或者不如人意。 在不主动伤害人、能自我负责的情况下,活得磕磕碰碰,有点小“毛病”,不能让所有人满意,才是正常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习惯和偏好,塑造了每个活生生的独特的自己。 甚至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每个坏习惯能维持下来,都有隐蔽的好处。 只要不刻意伤人、能为后果负责,没有任何人有权要求一个人怎么去活,更没有所谓的标准一说。 假期睡睡懒觉、不时犯个迷糊长个记性、偶尔买个贵的东西取悦自己,都是正常的。 你不必因不完美、不按照别人的想法去做而羞耻。 相反,如果别人以完美、符合他意来要求你,才是真正地压抑和伤害真实的你。 为行为道歉,但拒绝人格攻击和过分要求。 讨好也许能免受一时的攻击,但只有拒绝,才能给你竖起一个必要的保护墙。 因为有底线、坦坦荡荡的拒绝,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内心边界。 而这个边界,才能真正地保护我们的核心自我,帮助我们挡住过多的攻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摆脱被批评的恐惧。 也只有这样,批评才不会毁了我们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