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查询
换乘查询(起点-终点):
 查询
 
路线查询(线路名称):
 查询
 
站点查询(站点名称):
 查询
 
  在线客服
  • 电话:  
  • 地址:  大连理工家教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 在线资讯

为什么有些人总忍不住批评别人?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6-23 8:32:55 阅读:65

批评你,是想靠近你
家庭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孩子犯了错误,爸爸搞不定孩子,就把矛头指向妈妈:“都是你惯的,你个当妈的不好好管教,孩子变成这样你要负责!”
妈妈很冤枉,也不甘示弱:“怎么就成了我的责任,你整天甩手掌柜,孩子出问题了你想起来了,你够当爹的资格吗?”
夫妻两人为了孩子的事情,表面上互相指责扯皮,暗地里很可能是在表达亲密。
用互相批评的方式表达亲密,是一种反向形成;如果家庭“祖传”表达亲密的方式没有温暖轻松这一项,往往我们是不敢这么做的,那会显得自己是个叛徒。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如果从心底里感受到父母关系的冷漠,他们也会使用犯错的方式促进父母重拾“亲密”。


父母一交锋,关系就建立了,孩子才放心。
另外,在家庭的三角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每两个成员之间都可以建立平等有效的沟通关系。


当丈夫把与孩子的沟通权让渡给了妻子,是在象征性表达与妻子融合的需求;意思是,我消失在“你”中,你替我去面对孩子。
为什么不能自己去面对呢?因为他们有一个虚弱的自体。


孩子的一些被视作错误的行为,分分钟都能激活他们潜意识中的危险和恐慌,为了不面对这些内在的痛苦,批评他人就成为自我防御的有效手段被使用。
在家庭以外,我们也能看到有人习惯把错误甩锅给别人,好像这样别人就不知道他们有问题了。


但实际上,他们也是在转移自己的视线,直面自己的虚弱是需要非常大勇气的事情。


 2 批评你,是我害怕自己需要你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想要远离那些喜欢批评别人的人。


从批评者的一方来看,他们是在用让人不愉快的方式将关系推开,本质上是害怕知道自己对别人的需要。
如果期待别人,终将失望而归。这是他们的内心台词。
在这些人早年的经历当中,能够放心去依赖一个好客体的愿望始终没有得到满足,他们骨子里无法对稳定持久的关系产生信任,通过批评别人,重复体验自己对关系的失望。
同时,正因为从未拥有,他们也会幻想一个完美客体的存在。但一进入真实有瑕疵的人际关系里,失望也会如期而至,就会不自觉批评起别人来。
生活中,有些批评比较婉转,一样会让听的人感到不爽。


有位女性网友气恼又无奈:“我妈表扬完我,后面都要跟着‘但是’,她就不能痛痛快快单纯表扬我一次吗?”
对此假设之一是,这位母亲每表扬女儿一次,内心对好客体的需要就被激活,她恐惧看到自己对这部分的需要,所以后面就要用“但是”来打压一下。
另外,这也是母亲内在边界不清的体现。她以为女儿和自己一样,需要时刻提防好客体的离去以及坏客体的存在,并不能安心享受美好的关系时刻。
其实仔细体会一下就知道,我们在被别人表扬的时候会开心,同时,心里很清楚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但这种被别人指出来的“屈辱感”,多少会让我们觉得失去了一些自主完整性,或者活在对方的控制之下。

 3 批评你,是让你品尝我的过去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来访者会把内心深处的体验无意识传递过来,让咨询师也尝尝味道。


比如,他们会不断向咨询师讲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现实困境,虽然咨询师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总显得对来访者毫无作用。
这令咨询师感到无力、内疚甚至自我怀疑。


有经验的咨询师会很快意识到,这部分反移情的体验,或许就是来访者过去或正在经历的冲突和无力感。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对对方的批评感到诧异或者过度的时候,基本可以判定这些东西来自批评者本身,而不是真的因为我们犯了多大的错误。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女士,我猜想在她早年的时候,养育者对孩子“叫人”这方面的管教太过严厉导致了她的心理创伤,当时我在机场体验到的尴尬和委屈,并不属于我,恰恰是属于对方的。


 4 偏执者,多爱批评
有位40多岁的女性朋友跟我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
上小学的时候,有次她坐在爷爷家的客厅里,边看电视边悠哉地吃花生。花生是带壳的,她顺手把剥掉的壳,一起放在盛花生的果盘里。
爷爷下班进门见此情景,以能把人吓掉魂的音量朝她怒吼:“花生皮不能单独放吗?混在一起像什么话?”女孩被这突如其来的怒批震得浑身一抖,呆了一会儿,哭着跑回家。
这点小事儿,爷爷至于那么大的怒火吗?
我们把视线拉回那个物资匮乏的挨饿年代,有的家里孩子多达7、8个,能够活下来,真的是很艰难的事情。


记得我爸讲过,那时候他放学回家,能饿到一头栽在地上起不来。
心理学家梅兰妮·克莱因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精神病性焦虑,如果得到良好的养育,就能够发展成为精神健全的人。


好的养育者,会帮助幼儿整理那些与生俱来的迫害性痛苦。
但是,当外界的养育环境不给力,而孩子内在的恐惧就无法被平息,这样的里应外合可能助长偏执型人格的形成。


也就是说,偏执者原有的内部体验被他们认为是外界的“加害”,所以就将攻击性指向他人。
怎么知道你被一个偏执者给批评了呢?就是当你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因为你很清楚地知道,事实并不是对方说的那样,但对方却坚信无比。
临床心理治疗发现,偏执者在童年时期大多反复体验过来自养育者的压制和羞辱;如果养育者本身就有难以控制的焦虑,子女也容易形成偏执型人格。


可以理解的是,偏执的批评者表现出来那种让人反感的特质,实际上是他们在向童年的父母重新宣战。
前几年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话:你的嘴巴这么毒,内心一定很苦吧?
这种苦,是他们内在深深的孤独。


一方面,安全感的极度缺乏让他们时刻活在恐惧当中;另一方面,虚假的全能感使其误以为自己需要承担所有的责任,继而导致内疚。
最后,当我们了解一个批评者内心真正的苦,恐怕都会放下些许责难,生出同情。
如果你是批评者,要学习觉察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厘清自己与他人的边界。
搞清边界问题有两个要点:一是减少投射、尊重事实;二是真正承认他人是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独立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