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查询
换乘查询(起点-终点):
 查询
 
路线查询(线路名称):
 查询
 
站点查询(站点名称):
 查询
 
  在线客服
  • 电话:  
  • 地址:  大连理工家教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 在线资讯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归类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3-1 8:24:10 阅读:217

一、党
1、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上8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P上12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P上114、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P上125、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P上3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P上357、依法治国是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P上478、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上509、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强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P上109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P上112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上113相关链接1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上11413、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P上9
二、国家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上9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P下303、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P下314、中国是新兴经济体,是金砖国家之一。P下115、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P下31),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P下24),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P下32)。6、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P下367、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战略目标(两个百年目标):P上106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50年)8、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阶段:P上110(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个时间点


三、政府1、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P上512、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原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P上513、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P上514、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和核心:P上52(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5、建设法治政府(政府 + 公民)政府:(1)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P上52(2)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明确“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政府原则和“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法治社会原则),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P上53公民: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P上526、政府通过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依法保证公民更好地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四、1、新格局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P上42、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P上103、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P上104、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P上85、新征程: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P上96、法治新蓝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置,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P上487、人口新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P上758、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P上789、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P上9110、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P上10711、以崭新之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P上107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具体成就即上面11条):P上10713、经济发展的新机会: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P下714、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P下31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P下1116、新型国际关系: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应对国家关系变迁的中国之策)P下1417、新的发展契机: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①内部条件: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外部环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③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P下4118、新风险: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②劳动力成本上升,外企外迁,“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P下4419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开创新的局面:①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②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③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P下4520、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正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P下4821、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我国正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P下4821、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P上20  五、制度1、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P上35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P上35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P上355、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P上35。6、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管理的一种创新尝试。P上357、民主决策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P上398、政府通过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依法保证公民更好地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P上40
六、核心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P上42、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P上18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P上18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上475、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P上5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P上70—717、"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P上1028、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上1139、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P上25 
七、目的(目标)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P上32、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P上4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上94、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上12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P上136、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P上287、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P上30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上499、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P上5110、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50年)。P上10611、2020一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奋斗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P上110
八、方针1、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的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P上232、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的方针: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P上86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P上102九、共识1、社会共识: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P上52、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上843、人类的共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P上834、具有人类基本共性的价值观: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P上705、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P上706、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P上437、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上848、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上81
十、最1、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P上112、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怎样共享)P上123、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P上334、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P上705、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P上926、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P上99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P上105
十一、本质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P上5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P上33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上48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法治经济P上505、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P上67
十二、战略1、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P上21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上233、乡枓振兴战略:进入新时化,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日益呈现新面貌。P10上分享
十三、重要力量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P上17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P上25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P上74、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P上215、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P上236、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P下18
十四、特点:1、中华传统美德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P上63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上593、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与时俱进P上674、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P上33(三个最)5、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 P116、法治的特点: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人治的特点: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P46感悟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P上71P8、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P上75  (顺口溜:大低)9、人口的一系列新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P上75  (顺口溜:缓低老失不独)10、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P上911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下7
十五、基本:1、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P上72、基本国策:①对外开放,②计划生育,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基本国情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P下31科技现状的基本国情:成就+问题P上20科技成就: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科技方面基本国情(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顺口溜:不强、不高、不足、远低于教育的基本国情:成就+差距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是,我国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明显。】P上23我国的人口现状重要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国情。P上75④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国情(总述):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P上77  (顺口溜:短重退突)⑤我国的资源国情:优势: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劣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P上78⑥我国的环境国情: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P上79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情: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P上104、基本经济制度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P上45、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上35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P上477、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P上528、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P上759、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P上10210、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上471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P上911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上911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P上10213、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P上10214、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P下715、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P上4517、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上4618、国家安全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P上99十六、根本: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P10分享2、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P上13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P上2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P上355、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P上336、全体中华儿女期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P上1017、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上114十七、原则:1、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P上41分享2、民主选举遵循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P上383、法治的原则: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保障权利。P上46感悟4、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P上915、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P上1026、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P下327、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各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是一个基本前提。P下32分享8、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原则: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P下339、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利。P下33拓展空间
十八、需要1、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P上162、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P上26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P上184、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上95、人人皆可创新,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P上286、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P上20
十九、理念(观念、意识)1、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P9下49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P下46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P上11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P下25P下245、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P上99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P上96
二十、变与不变(不可逆转)1、我国一个改变两个不变:主要矛盾已改变,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改变。2、世界发展一个没有改变两个不可逆转:国际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P下14),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P下7和P下10)